产品分类
最新文章
- 灵芝孢子粉的破壁浸取方法
- 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的制造方法
- 用于治疗复发性口疮的注射疗法及药物组成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妇女带下病的药物洗液及制备方法
- 眼科多功能检查手术座椅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用于掌骨骨折固定的微型套管克氏针固定装置制造方法
- 改善油在头发上的沉积的新试剂的制作方法
- 脊柱拉伸装置制造方法
- 一种用于防治犬螨虫病的外用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滑移板的制作方法
- 一种治疗千日疮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 一次性安全注射器小针座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 一种非调和型口腔粘接剂的制作方法
- 阴道检查镜的制作方法
- 一种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的中药及制法的制作方法
- 作为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抑制剂的取代萘基吲哚衍生物的制作方法
- 一种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袋的制作方法
- 一种老年人手握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 一种新型中医内科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 按摩器具结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
背景技术:
痛风又称“高尿酸血症”,嘌呤代谢障碍,属于关节炎一种。痛风是人体内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异物炎性反应,即痛风。痛风属中医的“痹证”、“历节风”、“腰痛”等范畴。痛风的病因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
西医治疗痛风多采用排酸、消炎的方法,但不能全面系统地解决问题,且副作用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其针对痛风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到标本兼治之效果。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黄芪12-18,白术9-15,白芍9-15,防己9-15,制川乌7_11,麻黄7_11,附片7_11,桂枝7_11, 防风7-11,甘草4-8。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黄芪甘,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用于脾气虚弱; 神疲乏力。《本经逢原》白术,生用有除湿益燥,消痰利水,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散腰脐间血,及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之功;制熟则有和中补气,止渴生津,止汗除热,进饮食,安胎之效。白芍苦酸,凉。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防己苦、辛,寒。归膀胱、肾、脾经。利水消肿,祛风止痛。《本草衍义补遗》气寒,苦辛,阳中之阴。治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补膀胱,去留热,通行十二经及治中风,手脚挛急。制川乌辛、苦,热;有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川乌总碱可显著抑制大鼠角叉菜胶、鲜蛋汤、 组织胺以及5 —羟色胺引起的足肿胀。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生品发汗解表和利水消肿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证,胸闷喘咳,风水浮肿,风湿痹痛。《本经》记“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
附片性味大辛、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用于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等症。附子药性温热,能祛除寒湿,因此对风湿痹痛属于寒气偏胜者,有良好的散寒止痛作用,常与桂枝等品合用。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本草汇言》记“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气味虽不离乎辛热,但体属枝条,仅可发散皮毛肌腠之间,游行臂膝肢节之处。”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本经》 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针对风寒湿痹所致痛风,中医认为是风寒湿邪,袭入经络,寒性凝滞,故痹阻气血, 致足趾关节冷痛而肿,遇寒益剧,得温则减。方中之选者,温经散寒,祛风化湿,以白术、防己、防风、制川乌燥湿利水、祛风止痛之功,乃治风湿痹证之要药,方中作主药;附片、桂枝痛温通经脉、除风寒湿痹,以辅主药祛风之功,乃为臣药;黄芪、麻黄利水消肿;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祛风化湿,活血理气,平衡机体阴阳。针对风寒湿痹所致痛风,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发明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 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痛风的诊断依据、证侯分类、疗效评定“标准,其诊断依据为
(1 )多以单个趾关节,卒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发热,头痛等症。( 2 )多见于中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含高嘌呤饮食、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 3 )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趾关节为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它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有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周围及耳郭、耳轮和趾、指骨间出现“块”。( 4 )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升高。( 5 )必要时作肾B超扫描、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 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骨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疗效评判标准
(1 )治愈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 2 )好转关节肿胀消退,疼痛缓解,实验室检查有所改善。( 3 )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对30名痛风患者(年龄27-57)使用本发明的治疗痛风的中药,持续治疗1个疗程 (1个月),其中18例完全治愈,症状消失;10例症状明显缓解,关节肿胀消退;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达93. 3%。治疗无毒副作用,常规化验血尿酸、尿尿酸水平恢复正常。实例
患者1 陈某,男性,27岁,经常饮酒,最近1年常出现手、足趾关节剧烈疼痛,并伴有红肿,其出现频率较高,引起患者重视。医院就诊检查,其血尿酸水平达MO umol/L。经人介绍开始使用本发明的中药,服药三天症状就开始消退,连续治疗1个疗程,并注意日常饮食,忌动物内脏、豆制品,再无复发。患者2 郑某,男,33岁,踝关节、膝关节长期疼痛,伴有关节发热,经常无法入眠。 医院检查其血尿酸水平高达521umol/L。西医治疗效果不明显,且花费较高,有一定压力。经人介绍开始服用本发明的中药半个疗程,痛风未见发作,同时忌酒,调整饮食,继续服药达1 疗程,至今无复发。患者3:袁某,男性,53岁,手指、脚趾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疼痛时剧烈难当,持续时间较长,常无法入眠。服用本发明的中药,一周后痛感减弱,半个月后,已无疼痛感并且肿胀开始消退,1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关节恢复正常,且无复发。患者4 梁某,女性,41岁,手指、膝、踝关节经常发热疼痛,发作时关节僵直和难屈伸。持续时间长达5年,发作频率平均1个月1次。医院多次检查其血尿酸水平在 450-500umol/L之间。使用本发明的中药进行治疗,半个疗程后,关节肿胀消退,继续服用 1个疗程,未见痛风发作,其间注意合理饮食,忌食动物内脏、水产品、豆类,继续服药1个疗程,至今已半年未再发作。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黄芪12,白术9,白芍9,防己9,制川乌7,麻黄7,附片7,桂枝7,防风7,甘草4。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黄芪12,白术9,白芍9,防己9,制川乌7,麻黄7,附片7,桂枝7,防风 7,甘草4 ;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1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可兼用药液涂抹患部。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黄芪18,白术15,白芍15,防己15, 制川乌11,麻黄11,附片11,桂枝11,防风11,甘草8。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黄芪18,白术15,白芍15,防己15,制川乌11,麻黄11,附片11,桂枝 11,防风11,甘草8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 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黄芪15,白术12,白芍12,防己12, 制川乌9,麻黄9,附片9,桂枝9,防风9,甘草6。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黄芪15,白术12,白芍12,防己12,制川乌9,麻黄9,附片9,桂枝9,防风9,甘草6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剂。实施例4
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黄芪15,白术12,白芍12,防己12, 制川乌9,麻黄9,附片9,桂枝9,防风9,甘草6。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黄芪15,白术12,白芍12,防己12,制川乌9,麻黄9,附片9,桂枝9,防风9,甘草6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0. 4g/粒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黄芪12-18,白术 9-15,白芍9-15,防己9-15,制川乌7-11,麻黄7-11,附片7-11,桂枝7-11,防风7-11,甘草 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黄芪15, 白术12,白芍12,防己12,制川乌9,麻黄9,附片9,桂枝9,防风9,甘草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优选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痛风的中药,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黄芪12-18,白术9-15,白芍9-15,防己9-15,制川乌7-11,麻黄7-11,附片7-11,桂枝7-11,防风7-11,甘草4-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药针对痛风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疗效确切,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文档编号A61K36/714GK102366447SQ20111025865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4日
发明者谢培德 申请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知识
行业新闻
- 专利名称:防治神经抑郁症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预防和治疗神经抑郁症的内服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中医专家认为,轻度神经抑郁症与正常人的抑郁情绪相似,很难被发现。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闷闷不乐、唉声叹气,觉
- 专利名称: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护系统的信号处理算法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雷达领域,特别设计一种非接触式生命体征I按户系统的信号处理算法。背景技术:心跳及呼吸是人体重要的身体特征状况信息。目前常用的处理生命体征监护系统的信号处理算法
- 专利名称:参玫软硬胶囊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健胶囊,具体是一种含有野生植物刺五加和刺玫果的保健胶囊。刺五加及刺玫果均是我国盛产的野生植物,在我国传统医学中长期应用刺五加,证实它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的作用,同时还有较好
- 专利名称:一种菊苣酸在治疗眼底病变的用途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菊苣酸苷的医药用途,具体涉及菊苣酸在制备治疗眼底病药物中的应用,属于中医药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眼底病包括了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及玻璃体的炎症、肿瘤、各类血管的病变、各
- 专利名称:一种酚麻美敏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西药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酚麻美敏肠溶胶囊,本发明还涉及该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酚麻美敏制剂是常用的解热镇痛复方制剂,其有效成分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氢
- 专利名称:一种多响应超分子水凝胶因子、水凝胶及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ー种多响应超分子水凝胶因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特别地,涉及ー种利用ニ茂铁通过化学修饰连接具有芳香性的苯丙氨酸,通过芳香堆积和氢键自组装制备多响应、多功能超分子水凝胶
- 一种医用冰袋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医用冰袋,包括袋体,袋体采用材质为塑胶,袋体为密封结构,袋体的顶部设置有吊环,袋体的内腔设置为有假酸浆软凝胶,袋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料口,袋体的表面分布有均匀的垂直隔条。本产品结构简单,冰袋经
- 专利名称:用家蚕丝素蛋白与贝壳粉末制备人工骨的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生物组织工程及生物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工骨的制备方法, 具体说是一种以家蚕后部丝腺来源的丝素蛋白与贝壳粉末为材料制备人工骨的方法。 背景技术:天然蚕丝由丝素蛋白
- 专利名称:压迫止血带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医疗护理用品,尤其涉及ー种方便使用、止血效果更好的止血用具。背景技术:CT和MRI扫描是体检过程、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检查方法,CT影像完全屏除了重叠干扰,利用窗ロ技术
- 专利名称:用于控制沙门氏菌的利生菌的制作方法相关申请的参考本专利申请为1992年7月29日提交的申请序号07921,173的部分继续,前申请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背景技术: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使用限定性利生菌(probiotics)控制沙门氏
-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风热,是中医病证名,风和热相结合的病邪,临床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较轻、咳嗽、ロ渴、舌边尖红、苔微黄、脉浮数,甚则ロ燥、目赤、
- 一种多功能体测墙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体测墙,包括墙身本体,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墙身本体上的身高检测部、臂长检测部、腰肩检测部、腿韧性检测部和腰韧性检测部,所述身高检测部竖直设置,所述臂长检测部垂直所述身高检测部设置,所
- 专利名称:去除植物药体系中铜和铅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植物药体系中铜和铅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去除中药体系痕量重金属技术背景技术目前,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和独特优势的中药及天然药物产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
- 专利名称: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可直接涂搽于患者患处的外涂药。背景技术: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而且发病率较高,难治愈。西药一般采用抗感染的方法治疗,由于有些西药的毒副作用较大,
- 一种腿部康复练习车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腿部康复练习车,尤其是一种能够帮助患有腿部疾病、或站立和行走困难的老人、病人,进行辅助治疗和康复的器械用具,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特征是:它由顶梁、挂钩、两根前柽、两根后柽、侧缆绳、后
- 加香装置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壳体(2)和芳香剂盒(7、20)的加香装置(1),其中气流可流入壳体(2)内部,其中该壳体(2)在外部壁板上具有至少一个凹槽(3),芳香剂盒(7、20)可装入该凹槽中,其中该凹槽(3)具有第
- 一种腹水回输袋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水回输袋,包括可存储腹水的袋体(1),袋体(1)一端设有可与腹腔连接的输入管(3),袋体(1)另一端设有回输管(2),袋体(1)内与输入管(3)连接部分设有可过滤红细胞的过滤网(4)
- 微创股骨大牵开器的制造方法【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创股骨大牵开器,具有固定臂及调整臂,固定臂与调整臂分列两侧,固定臂与调整臂的底端分别设置有套管,调整臂顶端连接固定支架,固定臂顶端与固定支架顶端之间连接丝杠,丝杠一端由锁紧旋钮安装在
- 专利名称:松果菊苷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胃肠道疾病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松果菊苷在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背景技术: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是诱发大肠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患者常伴有腹痛
-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然药物组合物,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由艾叶五味子水煎浓缩提取物、艾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与五味子多糖组成的天然药物组合物,该天然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天然药物组合物在用于制备减少癌症化疗
- 便捷涂药托架的制作方法【专利摘要】便捷涂药托架,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定位板、吸罩和弹力夹臂,其特征是在定位板的前端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中央后侧设有弹力垫,弹力垫的顶部设有斜板,斜板的前端设有螺纹连接座,螺纹